上星期日為《淚之女王》的最後一集,大家都看了嗎?相信有不少人都守在電腦或手機前,就只為了趕快看到結局,或許也怕被人暴雷,如今網路過於發達,暴雷的情況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啊。
好啦,以下內容也會暴雷,還請斟酌觀看唷。
🎬 一開始就被金智媛與金秀賢吸引
《淚之女王》為韓國tvN於2024年3月9日開始播映,而在台灣,我們應該都從Netflix上觀看的。起先,我會去看《淚之女王》,原因很單純,只是女主角是由金智媛所飾,金智媛此演員,早在《繼承者們》時,我就很喜歡了,只不過那時她所演的角色,並不討喜,較少人關注,但我那時很喜歡她在劇中的造型,因此特別注意她。
多數人應該都是從《三流之路》開始知道她的,《三流之路》有機會,我會來談談,也是一部很推薦的韓劇。
拉回正題,會看《淚之女王》,單純喜歡女主角,而男主角金秀賢,我也挺喜歡的,所以此劇,還未出,我就開始關注了,但後來又發現編劇竟然是朴智恩執筆,說到這,可能有些人不清楚這位編劇是誰?《來自星星的你》、《愛的迫降》,都是由此人所寫,大家應該就清楚了吧。
既然編劇以及主演,都是我所喜歡的,那此劇就一定要看啦,我是看每周更新的,其實我已經許久沒有追更新的劇了,因為每次看到精彩之處,發現還要等一周,那樣實在太煎熬了,而這一次看《淚之女王》,也是一樣,實在是很痛苦,但卻不是看到精彩之處停止而煎熬,等等會說。
朴智恩老師的寫法,反派人物幾乎都是到最後一刻,才會繩之以法,而《淚之女王》的反派人物,非常不討喜!不管是尹殷盛又或是牟璱凞,他們的動機,都不會讓人同情又或是感到複雜,單純覺得令人討厭!所以只要看到結尾是反派得逞,然後要等一週,我就會非常生氣!現在想想,也是很有趣(笑)。
- 淚之主角?應該是「淚之王子」才對
不得不說《淚之女王》,這個名字取得並不是很好,應該取淚之王子嗎?這部劇,主角白賢佑(金秀賢飾),幾乎每集都在哭,而金秀賢的哭戲又演得非常好!平心而論,單論哭戲,金智媛還是無法跟金秀賢相比,所以我認為名字應該改一下才對。
若要評價《淚之女王》是否好看?我會給予一個尚可的回答,但有更好的選擇。
老實說,若不是男女主角我都很喜歡,我可能到14集就棄劇了,甚至更早的地方,我就想要放棄了,真的是為了智媛努力看下去,但從14集的劇情開始,就有一種拖戲且灑狗血的感覺了。
- 劇情節奏拉垮
劇情主要是說到,女主角的病,終於有辦法醫治了,但在手術後,女主角會忘記一切。沒錯,失憶的橋段出現了,這裡主要就是給予兩難抉擇,死亡或是失憶,要如何選?其實看到這裡,都還可以接受,雖說是老梗,但至少給出一個兩難的抉擇,不能接受的部分,從這裡開始,男主角與家人隱瞞此事,生怕女主角發現,會放棄就醫,這部分可以,還算合理,但為何到德國的醫院後,男主角突然要跟女主角講這件事呢?
講完之後,果不其然,女主角就不想動手術了,既然都要說,那為何不先前就說呢?非要到德國的醫院,動手術前一刻,才說出來,這不是非常奇怪嗎?就這樣拉扯了快半集,女主角才終於決定動手術,真的有種拖戲的感覺,我認為編劇可能想經過此橋段,讓兩人的愛情更進一步,不過我覺得一定有更好的呈現方式,去加強兩人的感情,而不是使用這種不合理的橋段。
動手術後,女主角失憶,男主角正好被陷害入獄,先前就在納悶,女主角的其他家人,為何沒有陪同去德國動手術呢?導致反派人物趁機洗腦失憶的女主角,看到這,不知道有多少觀眾暴怒,這部分,真的太多可以批評了。
- 反派設定失衡──令人煩躁但缺乏深度
此劇最大的問題就是反派塑造太過扁平化。尹殷盛、牟璱凞等角色「壞得毫無理由」,他們的動機單一、缺乏層次,也沒有讓人又愛又恨的魅力,反而每次出現都只讓人想快轉。《淚之女王》的反派,讓人只想吶喊:「什麼時候得到報應?」
- 撐起全劇的兩個亮點
主演顏值+演技撐起全場:金秀賢的哭戲是真的強大,金智媛的氣場也讓角色成立。
畫面與美術表現出色:整體氛圍拍得非常細緻,歐洲場景+韓國鄉村皆有特色。
總結感想:可以看,但有更好的選擇
如果你是金秀賢或金智媛粉絲,《淚之女王》絕對值得一看,但如果你重視劇情邏輯與故事節奏,可能會感到失望。
這部劇讓我想說:「演員是S級,劇情是B級,反派是C級。」
如果你也看過《淚之女王》,你對這部劇滿意嗎?是否也覺得應該改叫《淚之王子》嗎?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。
喜歡這類的觀後心得,也可以追蹤我的 IG 👉leo_alan1114,我會不定期分享影劇與生活筆記,我們下次見囉。
📍更多劇評與韓劇心得歡迎追蹤 IG 👉@leo_alan1114
📚 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