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時亞洲

目前分類:動畫電影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

 

電影評論:《元素方城市》:水火不容的戀愛,能不能打破命定?

 

  • 結合《腦筋急轉彎》+《動物方城市》的創意設定,這部皮克斯動畫你看了嗎?

 

  已經有一陣子沒進電影院了,這次終於補上《元素方城市》。
  光從預告就讓我聯想到《腦筋急轉彎》,加上鮮明的美術風格,讓人非常期待。

  以下就從三個面向,聊聊我對這部電影的心得。
  (內文含劇情討論,請斟酌閱讀

 

 

電影評論:《元素方城市》:水火不容的戀愛,能不能打破命定?

 

 

  • 人物形象設計|「水火不容」的角色表現雖好懂,但也太表面?

  

  《元素方城市》,顧名思義,就是一座許多元素居住的城市,有火焰、水、樹木、雲等等,但有趣的部份,在於這些元素,都被賦予了形象,而這些形象,都是大家對於元素的既定印象(笑)。

 

  《元素方城市》最大特色之一,就是將四大自然元素「擬人化」後,注入我們熟悉的情緒印象。

  🔥 火元素女主角 Ember —— 情緒爆裂、容易生氣

  💧 水元素男主角 Wade —— 情感豐富、說哭就哭

  💨 風元素——飄忽不定

  🌱 土元素——呆萌可愛,但……存在感低

 

  這些設計雖然讓觀眾很好理解角色性格,但也因為太貼「刻板印象」,反而顯得有些淺。

 

  我會形容這種設定:「你一眼就懂,但也只到那一眼。」

 

 

電影評論:《元素方城市》:水火不容的戀愛,能不能打破命定?

 

 

  • 劇情分配問題|土元素快消失啦!戲份落差有點尷尬

  

  《元素方城市》,雖然是講述元素們的故事,雖然名叫《元素方城市》,但故事幾乎集中在火與水兩個角色身上,其他元素僅是配角。

  像土族幾乎完全被邊緣化,最有印象的,居然是那個一開始倒追女主的小男孩(笑)。

  雖然電影長度有限,主線聚焦是可以理解的安排,但我還是希望能多看到其他元素的生活面貌或文化衝突,就像《腦筋急轉彎》那樣,雖然主軸在樂樂與憂憂,但其他情緒角色依然有戲。

 

 

電影評論:《元素方城市》:水火不容的戀愛,能不能打破命定?

 

 

  • 結局與主題呼應|該深的沒深,該燃的也不太燃

  

  片尾部分,讓我覺得最可惜。

  Ember與父親Bernie的部分,我認為是可以更深入去談的,而EmberWade的部分,原先也期待兩人的愛情,會如何收尾,畢竟水火不容的設定,讓兩人的感情,似乎帶著一筆悲劇色彩,但似乎也沒有呈現出來。

  電影想傳達「勇敢做自己、打破偏見」的理念本身是正確的,但在劇情推進與角色行動之間,沒能做出緊密結合,讓人有些出戲。

 

 

 

  • 整體心得:還是好看的,但不如預期驚豔

 

 

  整體來說,《元素方城市》仍然是一部視覺漂亮、節奏順暢、角色討喜的動畫電影,只是劇本深度稍嫌保守,尤其對比皮克斯以往的高標作品,這部算是中規中矩。

  不過,如果你是動畫迷,還是值得一看。
  水火的視覺特效真的很漂亮,整體也有不錯的娛樂性。

 

 

📍你對《元素方城市》的想法是什麼?
歡迎留言告訴我,最打動你的是哪一段,還是你也對某些設定感到失望呢?

📲 更多劇評與推薦,歡迎追蹤我的 IG 👉 @leo_alan1114


📚 延伸閱讀:

 

 

 

 

可以先看看預告唷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

 

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電影心得:童年回憶殺!電玩粉絲會超愛的動畫

 

 

  說到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,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是什麼?
  對我來說,是小時候在表哥身旁看他破關的日子,還有那款讓我們廢寢忘食的《超級瑪利歐3》。

  這次動畫電影版的推出,完全是一場粉絲向+兒童向的夢幻作品。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它,但如果你是瑪利歐迷,真的會看得很開心。

 

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電影心得:童年回憶殺!電玩粉絲會超愛的動畫

 

 

  • 回憶滿滿!童年電玩躍上大銀幕

 

  

  我第一次玩電動,就是《超級瑪利》,那時只是看表哥破關就超開心。
  從《超級瑪利3》到《瑪利歐賽車》,這些角色早就成了我童年的一部分。

  沒想到多年後,這些熟悉的角色竟然以動畫形式重回眼前,還原度、彩蛋、BGM,每一幕都讓我內心尖叫!

  會這麼說,主要是看到不少影評以及心得,給予負評,看法本就見仁見智,但我覺得或許分析角度不同,就會有不同的想法。

 

 

 

  電影劇情簡介(無嚴重劇透)

  

  電影從現實世界的紐約開場,瑪利歐和路易吉是一對水管工兄弟,意外掉入異世界後,一個落入蘑菇王國,一個被傳送到黑暗王國,成為這趟冒險的起點。

  反派「庫巴」擁有無敵星,威脅要侵略蘑菇王國。碧姬公主與瑪利歐攜手展開救援路易吉的旅程,途中還有熟悉的彩虹賽道、吃香菇變大、奇諾比奧等經典場景!

彩蛋爆多,如果你熟悉原作,會有種玩遊戲時的悸動感。

 

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電影心得:童年回憶殺!電玩粉絲會超愛的動畫

 

  我相信,這次反而是勇敢的碧姬公主,應該圈了不少人粉,而路易吉膽小害怕的模樣,也讓人想到了它的主題遊戲《路易吉洋樓》,不過他的膽小個性,並沒有特別說明原因。

  奇諾比奧也讓人覺得有趣,看到蘑菇王國裡面一堆奇諾比奧,熟悉的水管傳送聲,吃香菇變大變壯,碧姬公主帶著瑪利歐闖關練習,後面的彩虹橋賽車,這些都會勾起滿滿的回憶,但如我上所說,如果沒玩過遊戲的人,根本不懂這些元素,又怎麼會覺得好看呢?

 

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電影心得:童年回憶殺!電玩粉絲會超愛的動畫

 

  • 我的觀後心得:不是每個人都會愛,但粉絲會超感動

 

  這部電影評價兩極,有人覺得故事太簡單、不夠深度,我覺得那是因為它本來就不是拍給所有人看的

  它是拍給:

  • 玩過電玩、有情懷的粉絲

  • 喜歡可愛風、親子向動畫的觀眾

  重點不是劇情轉折,而是童年回憶的重現,以及對電玩角色的全新詮釋。
  像庫巴唱情歌的橋段、碧姬變成主動救援的強勢女角,這些設定都讓我眼睛一亮。

 

 

  • 電玩改編的難處,也反映在這部電影上

 

 

  電玩改編電影一向難做。如果太原汁原味,觀眾嫌無聊;如果加太多創意,又會被說不忠於原作。

  這部片選擇不走複雜劇情路線,而是滿滿致敬與粉絲向彩蛋,我覺得這是對的選擇。

畢竟,這部片是拍給「會聽水管聲就會會心一笑」的觀眾看的。

 

 

  • 總結:如果你是瑪利歐迷,一定會喜歡!


  《超級瑪利歐兄弟》不是什麼藝術電影,也不需要太多說教或深度,它就是一場「開心到不行」的童年回憶旅程。

  如果你跟我一樣,有瑪利歐陪伴的童年,那就放下成見,開心去看吧!

 

  📣 你有玩過哪一款瑪利歐系列遊戲嗎?或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?歡迎留言聊聊!
  
📲 更多劇評與推薦,歡迎追蹤我的 IG 👉 @leo_alan1114

 


  📚 延伸閱讀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

動畫推薦:為何我在《鈴芽之旅》哭了?新海誠災難三部曲最動人之

 

  • 🎬為什麼我最喜歡《鈴芽之旅》?

 

  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,也到最後一部,相信應該有不少人正在猶豫要不要看?或許看完這篇,你就會下決心了(笑)。

  我先說看完的結論。

  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,目前來說,我個人最喜歡《鈴芽之旅》,或許會有一些人感到納悶,畢竟目前的評價看下來,多數人還是最喜歡《你的名字》。

  相較於《你的名字》的奇幻浪漫、《天氣之子》的青春衝動,《鈴芽之旅》讓我真正感受到——災難,是有傷口的,而動畫也可以真實地表達那份痛。

  不過,正如我在別篇文章所說,喜歡的感覺本就見仁見智,沒必要引戰。

 

  (內文含劇情討論,請斟酌閱讀

 

  • 故事架構分析:「一開始就明確揭示災難──地震」

 

  《鈴芽之旅》我覺得與前兩部相比,它有一個很大的優點!

  主線明確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所講的災害是「地震」,災難三部曲中,這次選擇的是「地震」。在日本、台灣這種地震頻繁的地方,這個題材是非常敏感且真實的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故事開頭,主角草太的出現,詢問女主角鈴芽,附近有沒有廢墟,他在尋找門。

  而門只要打開,就會引發地震。

  相比之下,《鈴芽之旅》開頭就告訴你故事的走向。

  《你的名字》以及《天氣之子》則是隨著故事的走向,我們才慢慢知道即將面對的災害,不管是隕石又或是暴雨。

  三部曲當中,我自己最喜歡《鈴芽之旅》,這是為什麼呢?

  新海誠在這三部當中,分別述說了不同的災害,除了讓世人警惕外,應該也有為受害者發聲的意思。

  不過只有《鈴芽之旅》將受害者的心聲,透過電影演示出來。

 

動畫推薦:為何我在《鈴芽之旅》哭了?新海誠災難三部曲最動人之

 

  • 💔感動瞬間:「你有看到我的媽媽嗎?」

 

  故事結尾,鈴芽在門的另一邊──常世,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。

  小鈴芽看著長大的鈴芽,不斷的問:「你有看到我的媽媽嗎?」

  看到這裡,我泛淚了,因為我知道小鈴芽的恐懼,以及她早就知道媽媽可能已經不在了,她只是不願面對現實。

  這裡,我彷彿看到面對地震災害人們的模樣,我們只是透過新聞知道發生嚴重地震,卻不知道被地震影響的這些人,他們究竟如何面對未來?

  而長大的鈴芽,抱著小鈴芽所說的那些話,儘管有些過於美好,但我們面對受災的人不也是只能這樣嗎?

  實際上,小鈴芽的確走向了未來,隨著時間慢慢地長大,或許也是告訴所有人,能幫助自己的人,終究還是只有自己。

  看完這裡後,就有一種,就是你的感覺!

  因此《鈴芽之旅》是三部曲之中,我最喜歡的,因為它有打動我的心。

  

 

動畫推薦:為何我在《鈴芽之旅》哭了?新海誠災難三部曲最動人之

 

 

  另外,新海誠的電影,都有一些笑點,《鈴芽之旅》的笑點,也是我覺得最有趣的,在於主角草太被要石貓咪大臣,變成椅子的模樣,看著椅子追逐貓咪,我實在忍不住,真的太好笑了!

 

  • 象徵與暗喻:「椅子的殘缺,也是一種堅強」

 

  其實,草太所變成的三角椅,也是有很深的涵義。

  原先完好的椅子,遭遇地震後,缺少一隻腳,變成這個模樣,不正是暗示受災的人,所面臨的狀況嗎?

  而變成椅子的草太,儘管生活不便,但為了生存,還是不斷奔跑下去,某種層面來說,也是鼓勵受災的民眾。

  

動畫推薦:為何我在《鈴芽之旅》哭了?新海誠災難三部曲最動人之

大臣真的太可愛了。

 

 

  • 小彩蛋與趣味:「笑點與宮崎駿致敬」

 

  對了!《鈴芽之旅》還有許多小彩蛋,致敬宮崎駿,不管是《心之谷》、《魔女宅急便》、《神隱少女》等等,喜愛宮崎駿的觀眾,絕對不能錯過。

 

  到此為主,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,全部都講過了,這也是我第一次講完一個主題,值得開心!

  不過,我其實都是簡單帶過,還是很希望大家,可以去看看電影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目前劇院還在上映,希望大家可以去支持一下。

 

  

  • 小結:這部真的值得看

 

  

  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,從《你的名字》的記憶與緣分,到《天氣之子》的天氣與抉擇,最後在《鈴芽之旅》中,給了我們一個關於傷痛、療癒與成長的答案。

 

  如果你只想看其中一部,我會推薦這部。

  不只是因為它好看,而是因為它觸動了我。

 

  你呢?三部之中,你最喜歡哪一部?有沒有哪一幕,讓你也泛淚了?

 

  📍更多劇評與韓劇心得歡迎追蹤 IG 👉@leo_alan1114

 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動畫推薦:《天氣之子》──為了愛,你會選擇世界還是她?

 

  • 新海誠三步曲,終於來到第二部

 

  繼上一篇講了《你的名字》,這一篇就來講《天氣之子》。

  因為還要趕快接著講《鈴芽之旅》(笑)。

  2016年新海誠的《你的名字》造成轟動後,很多人都在期待新海城的下一部作品,這樣的情況下,2019年的《天氣之子》上映了,不過可能眾人太過期待,導致《天氣之子》得到的評價,完全無法與《你的名字》相提並論,反而得到許多差評,認為只有細膩的畫面,以及音樂依舊不錯,但劇情零散且相當薄弱。

 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評論呢?

  以下就來談談自己對《天氣之子》的感覺。

 

  • 💭 當兵時期的觀影記憶

 

  《天氣之子》上映時,正在當兵,那時候有個當兵的學長,早我一步去看,他是上映當天就去看,因為他很喜歡《你的名字》,所以很期待,只不過他看完後,給予極大的差評。

  對此,我因為好奇就去看了。

  記得第一次看完,我覺得跟《你的名字》並沒有差多少,後來仔細看一下評論,發現評論都是以劇情不合理為由,去批評,但老實說《你的名字》劇情就很合理嗎?

  老實說,我覺得《你的名字》的內容,也有不合理的地方。

  但我在上一篇談到《你的名字》就有提到,既然都出現靈魂交換的劇情了,就不應該強求劇情要合理了。

  例如:帆高最後跳樓追陽菜的片段,就算違反常理,也可理解為「青春與愛的衝動表現」。

 

 

動畫推薦:《天氣之子》──為了愛,你會選擇世界還是她?

 

  • 🎬 關於《天氣之子》的故事

 

  《天氣之子》主要講述「天氣」引發的災難,而女主角陽菜,擁有讓天氣放晴的能力。

  新海誠本人便說過,《天氣之子》裡面的價值觀不會迎合普通人的觀念。

  的確,重看一次《天氣之子》後,感觸更深了,例如:主角帆高的離家出走,甚至拿槍指著警察,或是帆高為了拯救陽菜,所做出的決定,這些做法,的確都不是一般人所能認同的。

  我認為,恰恰正是這些劇情,才讓許多人覺得《天氣之子》不好看,覺得劇情不合理。

 

  • 📉 為什麼許多人覺得不好看?

 

  另外,我認為《天氣之子》的評價會低於《你的名字》,在於主角的刻劃不夠討喜。

  相比之下,《你的名字》的瀧,比起《天氣之子》還在讀中學的帆高,行事作風不僅成熟,不會給周遭的人帶來麻煩,反而在電影找尋三葉的表現,讓人見識到,他的堅持以及毅力。

  而帆高的處事風格並不是這樣,他雖然也為了陽菜非常努力,但他的努力卻造成許多人的困擾,不管是父母還是警察,這點當然會造成許多觀眾的反感。

  或許可以思考,這是否是導演新海誠想表達的?

  「愛」或是情感展現,不是一定符合社會期待?

  甚至某種程度上是要承擔「自私的選擇」?

 

 

  動畫推薦:《天氣之子》──為了愛,你會選擇世界還是她?

 

  • 下雨與煙火:最強視覺呈現

 

  好了,回到《天氣之子》的內容,我認為若以畫面的細膩程度來說,《天氣之子》的表現,比起《你的名字》、《鈴芽之旅》兩部電影都還要好!

  新海誠在下雨畫面的呈現上,真的太棒了!

  《天氣之子》的整部電影,幾乎都在下雨,因此畫面的呈現真的沒話說!

  另外,特別提到,煙火的部分,記得當時在電影院觀看,整個人都被震撼到了!

  《天氣之子》的主題曲〈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〉(RADWIMPS演唱)與劇情結合得非常自然,配合畫面的特效,完美的化學反應。

 

  • 總結:仍值得一看的佳作動畫

 

  其實,再重看一次,我依舊覺得《天氣之子》是一部電影動畫的佳作,裡面探討的主題,都是現今社會需要重視的,不管是天災又或是家庭,沒看過的人,真的很推薦去觀看。

  下一篇,就要來談談我最新觀賞的新海誠作品──《鈴芽之旅》。這部電影會是新海誠動畫中的新巔峰嗎?我們下篇見!

 

 ☁️ 《天氣之子》你看過了嗎?那你給的評價是什麼呢?
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唷。

  📍更多劇評與韓劇心得歡迎追蹤 IG 👉@leo_alan1114

 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

動畫推薦:《你的名字》──就算忘了名字,依然記得你

 

 

  • 🧑‍🏫 2016,那年的電影院與研究所課堂

 

  有人還記得2016年的動畫電影《你的名字》嗎?

  在當時,新海誠的《你的名字》,在亞洲造成極大的轟動!2016年,我正在讀研究所,周遭的同學也幾乎都在談論《你的名字》,竟然連授課教授都有所耳聞,所以下課後,我也跟同學一起去電影院朝聖了(笑)。

  如今想想,再次感嘆時間飛逝。

 

 

  • 🎬 為何再次談《你的名字》?

 

  那為什麼會突然提到《你的名字》呢?

  因為最近新海誠又推出新電影了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。

  本文章會簡介《你的名字》,再逐步延伸到《天氣之子》與《鈴芽之旅》的比較分析。」

 

動畫推薦:《你的名字》──就算忘了名字,依然記得你

 

 

  • 🎨 新海誠電影的魅力:畫面、音樂與情懷

  

  2016年的《你的名字》、2019年的《天氣之子》、2022年《鈴芽之旅》,查閱資料後,才發現新海誠導演的三部動畫電影裡,因為內容都有涉及災難主題,所以被人合稱《災難三部曲》。

  有趣的是,這三部動畫電影,我正巧都有去電影院觀看。

  想了想,決定在談《鈴芽之旅》前,先談談《你的名字》以及《天氣之子》,如果你沒看過這兩部電影,目前正在猶豫是否要去看《鈴芽之旅》的朋友,這篇文章,說不定能給你一些建議唷。

  說到新海誠,我其實最早的印象是《言葉之庭》,這部極短的動畫電影,細膩的畫面,貼近生活的故事內容,優美的音樂旋律,頭一次讓我期待宮崎駿以外的動畫電影,這裡說的是日本動畫電影,不包含迪士尼以及皮克斯。

 

動畫推薦:《你的名字》──就算忘了名字,依然記得你

 

  沒看過的人,超級推薦!一定要去看!

  《你的名字》按照新海誠的慣例,畫面與音樂依舊相當出色,這也是為什麼,新海誠的電影,我都推薦去電影院觀看,就跟《阿凡達》一樣,在家觀看與劇院觀賞的體驗完全不同。

 

簡介,取自維基百科

 

  故事敘述居住在東京的少年立花瀧與系守町出身的少女宮水三葉,偶然發現彼此的意識會互換至對方身上,所延伸的奇異際遇,該作品亦和新海誠2019年發行的《天氣之子》故事有交岔關係。

 

動畫推薦:《你的名字》──就算忘了名字,依然記得你

 

  • 🌀 互換身體,牽起命運的紅線

 

  《你的名字》的前期故事,就是看著男女主角,因為互換靈魂(互換意識?),所產生的笑點,讓人不禁會心一笑,例如:男主角跟女主角互換身體後,都會不由自主地揉胸部,而正好都會被女主角的妹妹看見。

 

  妹妹還因此說出:「你就這麼喜歡自己的胸部?」

  

  可別以為《你的名字》只有搞笑的部分,其中也是有揪心及感人的地方。

 

 

  • 💔 遺忘與尋找的心痛──不只是一場戀愛

 

  男女主角在經過這樣特殊的經歷後,都對另一人都產生了異樣情感,女主角三葉忍耐不住,便到了東京去找主角瀧,但卻發現瀧根本不記得她。

  而瀧在之後,也到糸守町想要找尋三葉的身影,卻被告知糸守町早已不存在了。

  看到這,沒看過的人,有沒有勾起你的好奇心了呢?

  我想應該有吧!

  而故事結尾,也呼應著片名,瀧與三葉面對面,說出你的名字?給人一種前後一致的感覺。

 

動畫推薦:《你的名字》──就算忘了名字,依然記得你

 

  總結來說,《你的名字》是一部有笑有淚的動畫電影,畫面與音樂的表現都相當出色!不過就我而言,還是覺得有些劇情,不夠合理,當然,都已經出現靈魂交換的劇情了,若我們還以理性去分析,也過於強人所難了。

  我盡量以不爆雷的方式說明,就是希望沒看過的人,可以自己去看看。

 

  ☁️ 你是哪一年、在哪裡第一次看《你的名字》?
  是跟朋友、家人,還是一個人去電影院看?

  📍更多劇評與韓劇心得歡迎追蹤 IG 👉@leo_alan1114

 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