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打破對台劇的刻板印象:《牛車來去》真的不一樣
這是我第一次認真推薦台劇,也是第一次被台語劇打動──《牛車來去》徹底顛覆我對「八點檔」的成見。
這部由公視推出、Netflix可收看的台灣時代劇,讓我重新看見台語劇的深度與情感。
過去對台語劇的印象,多是劇情混亂、國台語夾雜、演員對白不自然。我家外公外婆,每天只看台語劇,卻時常聽不懂台詞,這點讓我非常無法接受──講給只聽得懂台語的人看,卻讓他們「聽不懂」?這問題其實不小。
- 老戲骨的穩重 × 新演員的驚喜:演技群像完美發揮
《牛車來去》讓我驚訝的第一點,就是全員演技在線。
楊烈、江國賓、游安順、高欣欣、孫鵬等老一輩演員講起台語自然流暢,光聽他們說話就覺得舒服。這也點出了台語劇一個關鍵問題:台語要講得好,而不是國台語亂夾。
- 一部讓人想重學閩南語的劇!台詞與文化的用心
除了老戲骨,安心亞、米可白、蔡昌憲、楊子儀等中生代演員也表現亮眼。他們的演出證明:年輕一輩也有能力接下台語劇的火炬,這讓我對未來的台劇更有信心。
除了演技,語言與文化的呈現也非常用心。
劇中充滿閩南語俗諺,讓人彷彿在看一本活生生的台語字典。
讓我驚訝的是,這部劇竟由四位編劇共同創作,但故事結構緊湊、前後呼應,完全不像拼裝車。我本來對「多人編劇」很有偏見(像八點檔常就是一團亂),但這部作品真的讓我改觀。
- 以牛為本,刻畫台灣人的韌性與命運
劇情從日治末期講起,一路延伸到國民黨來台的歷史背景,融合真實與戲劇的情感張力。主角阿春(安心亞 飾)為了養一頭牛,竟然選擇「借腹生子」──這個情節看得我相當震撼,也深深感受到當時農民的辛苦與堅韌。
牛,是這部劇的靈魂象徵。不僅代表農業社會的生命線,更象徵台灣人不屈不撓的精神。即使政權更迭、環境惡劣,人們仍努力求生、默默耕耘。就像我外公家至今仍「不吃牛」的習俗,這不只是迷信,而是一種深植人心的情感連結。
- 結語|台語劇真的能好看,《牛車來去》讓我重新相信
如果你曾經對台語劇失望,那《牛車來去》一定能讓你改觀。
它不是俗氣的灑狗血,而是一部結合文化、歷史與人情味的好作品。
如果你還沒看《牛車來去》,請一定要給它一次機會!
若已經看過的人,如果你已經看過這部劇,留言告訴我你最喜歡的角色或劇情吧!
📍你對《牛車來去》的評價是什麼?歡迎留言或到我的 IG 討論歡迎
可以追蹤我的 IG 👉@leo_alan1114
📚 延伸閱讀:
有興趣的人,歡迎看看預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