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時亞洲

  

動漫:人體鍊成的代價──《鋼之鍊金術師》

 

  久違的來談談動漫作品,突然發現這幾個月的文章,都是電影或是戲劇,許久沒有談動漫了,於是想到自己很喜歡的《鋼之鍊金術師》,就決定來談談。

  我相信有看過的人,幾乎都認為《鋼之鍊金術師》是一部神作,這是普遍給予的評價,其實少有作品能被稱作神作,如:《航海王》、《火影忍者》,不論前期故事有多精彩,但到了故事後期,都不免有讓人詬病的地方。

  不過《鋼之鍊金術師》卻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。

  那我們就來看看,究竟《鋼之鍊金術師》是不是真的這麼神?

  老樣子,我先講優點。

 

動漫:人體鍊成的代價──《鋼之鍊金術師》

 

  第一個優點,故事主線明確。

  以前面講的《航海王》為例,故事主要講述主角魯夫,為了成為海賊王,與自己的夥伴踏上旅程,中途歷經的冒險,全部都是為了成為海賊王,這個目標前進。

  《鋼之鍊金術師》的主線,則是圍繞著鍊金術開始,之後為了找回弟弟的身體,而踏上旅程。

  故事明確,而後面的人物登場,都因各自立場產生衝突,因而產生紛爭,不會有一種不停戰鬥,人物不斷登場,卻是不知原因的爭鬥。

 

  第二點,故事完整性。

  這一點,我認為鋼鍊的表現真的很好!故事本來就會埋伏筆,不斷出現新人物,因此故事會越來越龐大,這是可想而知的,如同一棵樹,樹根的底部,不斷的分支出去。

  但鋼鍊卻是不斷將人物、伏筆不斷收合,形成一個圓,看完故事後,便會發現,每個人物、伏筆,不僅都有交代妥當,更是相互都有關聯,在創作上,這是極為困難的。如:故事前期所說的「伊修瓦爾戰爭」,原來是全國鍊成陣的一環,而不是單純的一個過往。

 

  優點還有許多,例如人物刻劃都有下足功夫,古利德、大總統,劇情安排,故事一氣呵成等等,其實還有許多,礙於篇幅,這裡就不一一細說。接下來說一些缺點,雖然缺點,但我認為瑕不掩瑜。

 

動漫:人體鍊成的代價──《鋼之鍊金術師》

 

  第一個缺點,鍊金術的系統,並沒有講述完全。

  作為少年漫畫,幾乎都有其戰鬥系統,例如:忍術、惡魔果實、念力、斬魄刀,相比之下,鍊金術的設定不夠完善,讀者看完,應該還是不懂鍊金術的架構,頂多知道等價交換,剩餘可能就不知道了。

  不過我以為這就是荒川老師厲害的地方!

  而是透過鍊金術,講述許多人生哲理,像是等價交換、真理是什麼?一即是全,人性的倫理等,看完後,會覺得看了許多大道理(笑)。

  順帶一提,荒川老師的另一部作品《銀之匙》,我覺得在這部分,寫得又比《鋼之鍊金術師》更好!

 

  第二個,老實說,我還真的提不出來了。

  總而言之,究竟《鋼之鍊金術師》是不是神作呢?

  沒錯!對我來說,它的確是動漫中的天花板,很少動漫能與它匹敵,神作這個詞,我認為是人們對一部優秀作品的稱呼,實在不必糾結於此。

  說到這,突然發現,《鋼之鍊金術師》也是一部有點年代的漫畫了,說不定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人,也沒看過呢。

  強烈建議,沒看過的人,一定要去看!

  動畫分成兩版,2003年以及2009年,兩版各有秋千,我認為03版的故事,內容比較黑暗,後期故事都屬於原創劇情,但也極為好看!09版的除了少數部分,內容幾乎是將漫畫完整重現,而兩版的故事結尾,真的也非常有趣!作者與導演,分別呈現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答案,但又都非常合理。

  沒看過的人,強力推薦!

   對了,鋼鍊的真人版電影,我非常不推,只能說漫改的電影,真的只有少數好看。

  好啦,這篇文章就到這裡結束,喜歡這樣的內容,請分享出去,也歡迎追蹤我的IG,我們下次見囉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鋼鍊的這首歌,超級好聽!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電影:我是性工作者──《我是千尋》

 

  前陣子,有部日本電影上了Netfilx的發燒榜,吸引了我的目光,因為主演是有村架純(笑),所以就點開來看了。

  片名是《我是千尋》。

  看完這部電影,突然覺得好像許久沒看過這樣的電影了。

  沒有誇張的特效,故事平淡,劇情沒有特別轉折。

  但裡面的人物對話,卻需要仔細的思考,似乎每句話都有很深的涵義。

  對於喜歡動作片或愛情片的人來說,這部電影你可能會看不下去,會讓你有一種沉悶感。

  但只要耐著性子看完,就會沉浸在結局中,不斷思索。

 

電影:我是性工作者──《我是千尋》

 

  有村架純的演技真的進步許多,對她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是《墊底辣妹》,這是一部很適合學生看的電影,非常好看的勵志片。

  查閱資料,才發現《我是千尋》是漫畫改編的電影,而電影直接使用漫畫後半段的劇情,所以有村架純飾演的千尋,初登場時,才會有種神秘感,觀眾她完全不了解,電影卻也不想說明。

  這其實是種電影或是小說的手法,將一個人物的過往,不用實際演出,則是透過人物對話,慢慢讓觀眾去想像。

  電影以女生為主角,這是比較少見的。而千尋的職業也耐人尋味,一開始是便當店的店員,但跟客人開玩笑時,無意間表示了自己曾是性工作者。

  千尋也落落大方的承諾,完全不在意。

  電影就以千尋的視角,帶著觀眾去看小鎮上的人。

 

電影:我是性工作者──《我是千尋》

 

  流浪漢大叔、兩位高中女生、小學男生、以前老闆、以前同事。

  以及我認為最重要的人物,多惠阿姨。

  這些人物看起來都非常孤獨,但透過千尋,每個人都連結了起來。

  而電影裡,也有許多名句,讓我非常喜歡,雖然幾乎都是千尋與多惠阿姨所說的(笑)。

 

  「自己的名字,要自己決定。」

 

  這是千尋去應徵性工作時,店長對她說的。

  那時的千尋,似乎遇到困境,看起來一副要尋死的模樣,而店長這句話,似乎也是在暗示她,自己的人生,過得如何,要由自己決定。

  

  「我是性工作者。」

 

  千尋去買便當時,跟多惠阿姨閒聊,她說出這句話後,多惠阿姨卻沒有震驚,反而是千尋是自己感到驚訝!這句話我很喜歡,喜歡千尋的坦白,以及她大方的樣子,不為自己曾經的工作感到自卑。

  其實還有許多對話,都非常的棒!我只大概挑了兩句,簡單談一下,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,如果看到什麼橋段或是對話,覺得很特別的,也可以分享出來,一起討論唷。

 

電影:我是性工作者──《我是千尋》

 

  我認為,《我是千尋》是一部需要慢慢咀嚼的電影,看了兩次後,都會有新體驗,甚至看到一些話語,我還會按暫停,慢慢思索一下。

  看完文章,是不是對這部電影有點興趣了呢?

  這篇文章就到這裡為止,若喜歡這樣的內容,歡迎分享出去,也歡迎追蹤我的IG,我們下次見囉。

 

 

 

 

沒看過的人,可以先看看預告唷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韓劇: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── 幸福是什麼?

 

  今天要推薦的劇是 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

  本劇主要探討,父母的社會階級(如:能力、財富、背景)是否決定子女的階級,而探討幸福是什麼?

  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是2016年的韓劇,那一年在韓國超過40%的可怕收視率,主演則是申惠善以及朴施厚,兩位男女主角,更是憑藉此劇大翻身,另外,這也是申惠善第一次擔任女主角的電視劇。

  當初看完《僅有一次的愛情》後,我完全迷上了申惠善,就把她主演的劇一一找出來看完,如:《雖然30但仍17》、《死之詠贊》等,而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是最後看的一部,其實會最後看,也是有原因的,因為總共有52集,我當初很排斥看這麼長的劇,因為有種台灣連續劇的既視感,集數比較長的韓劇,都有種灑狗血的感覺。

  不過耐住性子,看了幾集後,我發覺誤會了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(笑),因為很好看!看完後,甚至認為申惠善最好看的劇,就是此部。

 

韓劇: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── 幸福是什麼?

 

  雖然依舊有灑狗血成分,但故事緊湊,完全不拖泥帶水,到了精采之處,更是會忍不住想接著看下一集。

  《繼承者們》應該是多數人看過的韓劇,當初我也很迷這部,但它在最後,公司繼承權的爭奪戰部份,老實說,真的非常失望,雷聲大雨滴小,原先期望看到你爭我奪,雙方鬥智鬥力,最後主角們費盡全力守住的情節,竟然都沒發生,就簡單投個票,就宣布主角們獲勝……,有種看了18集,被騙了的感覺。

  其實不是要黑《繼承者們》,會提到《繼承者們》,單純只是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也有類似劇情,但故事卻是翻轉再翻轉,讓你意料不到。

  除了主演們的演技一流,配角們也超級會演!

  我印象最深的,便是女主角的爸爸徐太修(千虎珍飾),他將一個爸爸的辛酸、痛苦,演得淋漓盡致,他最後一段的演出,更是讓我忍不住哭了出來。

  喜歡感動劇情的人,真的很推薦這部劇!

 

韓劇: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── 幸福是什麼?

 

  故事主要講述,女主角徐知安(申惠善飾),原先出生在一個家境頗富的環境,但父親生意失敗,因此全家過著拮据的生活,最後她放棄自己的夢想(藝術),為了改善家庭情況,拼命想擠進一流大公司,成為裡面的員工。

  看著知安的努力,始終得不到回報,甚至受別人欺負,其實看得很心酸。這裡,我彷彿看到自己的樣子,樣子很寫實,年輕人為了生存,咬著牙什麼都要做。

  或許看過的人會認為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,中間有拖戲的部分,但我卻覺得為了交代每個線,其實編劇已經盡力,這部戲的人物非常多,因此支線也相對複雜,看完整部劇後,會發現,所有的伏筆,幾乎沒有遺漏,甚至前面的劇情,還會影響最後的故事發展,可以說這位編劇非常厲害!

  蘇賢京編劇,也是我很喜歡的編劇,她的幾部劇,《燦爛的遺產》、《我的女兒瑞英》也都非常好看!

  先前說過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,在韓國超過40%的收視率,成為國民電視劇,我認為主因有兩個,其一是劇本,其二就是女主角了。

  申惠善在此劇的演技真的非常出色!

  她簡直將徐知安這個角色演活了,故事中間,她遭遇的事情,一件接一件,絕望一直逼向她,忍不住的崩潰,甚至整個心死,真的會替她感到心疼。

  看了此劇後,我又再次愛上了申惠善(笑)。

  《我的黃金光輝人生》真的非常推薦,請沒看過的人,一定要去看!

  礙於篇幅,我其實只講了一點點,裡面還有許多劇情、人物都沒有提到。

  如果喜歡這樣的內容,請分享出去,也歡迎在下面留言,可以一起討論唷,那我們下次見囉。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

電影:探尋痛苦的深處──《鈴芽之旅》

 

  終於到第三部《鈴芽之旅》了。

  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,也到最後一部,相信應該有不少人正在猶豫要不要看?或許看完這篇,你就會下決心了(笑)。

  我先說看完的結論。

  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,目前來說,我個人最喜歡《鈴芽之旅》,或許會有一些人感到納悶,畢竟目前的評價看下來,多數人還是最喜歡《你的名字》。

  不過,正如我在別篇文章所說,喜歡的感覺本就見仁見智,沒必要引戰。

 

  以下會有爆雷,請小心觀看唷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我覺得與前兩部相比,它有一個很大的優點!

  主線非常明確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所講的災害是「地震」,其實地震相比其他災害,在日本是比較敏感的,這一點,台灣應該也能理解,因為都曾受到地震極大的迫害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故事開頭,主角草太的出現,詢問女主角鈴芽,附近有沒有廢墟,他在尋找門。

  而門只要打開,就會引發地震。

  相比之下,《鈴芽之旅》開頭就告訴你故事的走向。

  《你的名字》以及《天氣之子》則是隨著故事的走向,我們才慢慢知道即將面對的災害,不管是隕石又或是暴雨。

  三部曲當中,我自己最喜歡《鈴芽之旅》,這是為什麼呢?

  新海誠在這三部當中,分別述說了不同的災害,除了讓世人警惕外,應該也有為受害者發聲的意思。

  不過只有《鈴芽之旅》將受害者的心聲,透過電影演示出來。

 

電影:探尋痛苦的深處──《鈴芽之旅》

 

  故事結尾,鈴芽在門的另一邊──常世,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。

  小鈴芽看著長大的鈴芽,不斷的問:「你有看到我的媽媽嗎?」

  看到這裡,我泛淚了,因為我知道小鈴芽的恐懼,以及她早就知道媽媽可能已經不在了,她只是不願面對現實。

  這裡,我彷彿看到面對地震災害人們的模樣,我們只是透過新聞知道發生嚴重地震,卻不知道被地震影響的這些人,他們究竟如何面對未來?

  而長大的鈴芽,抱著小鈴芽所說的那些話,儘管有些過於美好,但我們面對受災的人不也是只能這樣嗎?

  實際上,小鈴芽的確走向了未來,隨著時間慢慢地長大,或許也是告訴所有人,能幫助自己的人,終究還是只有自己。

  看完這裡後,就有一種,就是你的感覺!

  因此《鈴芽之旅》是三部曲之中,我最喜歡的,因為它有打動我的心。

  

 

電影:探尋痛苦的深處──《鈴芽之旅》

 

 

  另外,新海誠的電影,都有一些笑點,《鈴芽之旅》的笑點,也是我覺得最有趣的,在於主角草太被要石貓咪大臣,變成椅子的模樣,看著椅子追逐貓咪,我實在忍不住,真的太好笑了!

  其實,草太所變成的三角椅,也是有很深的涵義。

  原先完好的椅子,遭遇地震後,缺少一隻腳,變成這個模樣,不正是暗示受災的人,所面臨的狀況嗎?

  而變成椅子的草太,儘管生活不便,但為了生存,還是不斷奔跑下去,某種層面來說,也是鼓勵受災的民眾。

  

電影:探尋痛苦的深處──《鈴芽之旅》

大臣真的太可愛了。

 

  對了!《鈴芽之旅》還有許多小彩蛋,致敬宮崎駿,不管是《心之谷》、《魔女宅急便》、《神隱少女》等等,喜愛宮崎駿的觀眾,絕對不能錯過。

 

  到此為主,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,全部都講過了,這也是我第一次講完一個主題,值得開心!

  不過,我其實都是簡單帶過,還是很希望大家,可以去看看電影。

  《鈴芽之旅》目前劇院還在上映,希望大家可以去支持一下。

  好啦,這篇文章就到這裡為止,我們下次見囉。

 

 

 

還沒看過的人,可以先看看預告。

 

《鈴芽之旅》的歌超好聽的,很喜歡前奏。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電影:期待放晴的天空──《天氣之子》

 

  繼上一篇講了《你的名字》,這一篇就來講《天氣之子》。

  因為還要趕快接著講《鈴芽之旅》(笑)。

  2016年新海誠的《你的名字》造成轟動後,很多人都在期待新海城的下一部作品,這樣的情況下,2019年的《天氣之子》上映了,不過可能眾人太過期待,導致《天氣之子》得到的評價,完全無法與《你的名字》相提並論,反而得到許多差評,認為只有細膩的畫面,以及音樂依舊不錯,但劇情零散且相當薄弱。

 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評論呢?

  以下就來談談自己對《天氣之子》的感覺。

  《天氣之子》上映時,正在當兵,那時候有個當兵的學長,早我一步去看,他是上映當天就去看,因為他很喜歡《你的名字》,所以很期待,只不過他看完後,給予極大的差評。

  對此,我因為好奇就去看了。

  記得第一次看完,我覺得跟《你的名字》並沒有差多少,後來仔細看一下評論,發現評論都是以劇情不合理為由,去批評,但老實說《你的名字》劇情就很合理嗎?

  老實說,我覺得《你的名字》的內容,也有不合理的地方。

  但我在上一篇談到《你的名字》就有提到,既然都出現靈魂交換的劇情了,就不應該強求劇情要合理了。

 

電影:期待放晴的天空──《天氣之子》

 

  《天氣之子》主要講述「天氣」引發的災難,而女主角陽菜,擁有讓天氣放晴的能力。

  新海誠本人便說過,《天氣之子》裡面的價值觀不會迎合普通人的觀念。

  的確,重看一次《天氣之子》後,感觸更深了,例如:主角帆高的離家出走,甚至拿槍指著警察,或是帆高為了拯救陽菜,所做出的決定,這些做法,的確都不是一般人所能認同的。

  我認為,恰恰正是這些劇情,才讓許多人覺得《天氣之子》不好看,覺得劇情不合理。

  另外,我認為《天氣之子》的評價會低於《你的名字》,在於主角的刻劃不夠討喜。

  相比之下,《你的名字》的瀧,比起《天氣之子》還在讀中學的帆高,行事作風不僅成熟,不會給周遭的人帶來麻煩,反而在電影找尋三葉的表現,讓人見識到,他的堅持以及毅力。

  而帆高的處事風格並不是這樣,他雖然也為了陽菜非常努力,但他的努力卻造成許多人的困擾,不管是父母還是警察,這點當然會造成許多觀眾的反感。

 

  電影:期待放晴的天空──《天氣之子》

 

  好了,回到《天氣之子》的內容,我認為若以畫面的細膩程度來說,《天氣之子》的表現,比起《你的名字》、《鈴芽之旅》兩部電影都還要好!

  新海誠在下雨畫面的呈現上,真的太棒了!

  《天氣之子》的整部電影,幾乎都在下雨,因此畫面的呈現真的沒話說!

  另外,特別提到,煙火的部分,記得當時在電影院觀看,整個人都被震撼到了!

  其實,再重看一次,我依舊覺得《天氣之子》是一部電影動畫的佳作,裡面探討的主題,都是現今社會需要重視的,不管是天災又或是家庭,沒看過的人,真的很推薦去觀看。

  這篇文章就到這裡為止,喜歡這篇文章的人,希望可以分享出去,那我們下次見囉。

 

 

 

當時的電影預告

 

文章標籤

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